近日,“日本中小企業研究第一人”坂本光司教授新書《創立“好公司”的著名企業家詞錄》出版!書籍以31家“好公司”的經營者所總結的企業管理為核心內容。“雙童”作為中國中小企業代表之一,也名列其中!
為什么“雙童”能寫進坂本光司教授的書中?其實 ,坂本光司教授近兩年曾多次帶領日本企業主團隊來到“雙童”參觀調研,坂本光司也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雙童’是一個專注做吸管的企業,且是目前極少數能夠進入日本市場的中國吸管生產商,近幾年打算寫一本關于中國的,‘雙童’就會在其中!”
書籍作者簡介
坂本光司(日本法政大學教授)
坂本光司先生被稱為“經營學研究第一人”,是日本經營學專家,專門研究中小企業經營論、地域經濟論、福祉產業論。現任日本法政大學教授,并擔任NPO法人“All靜岡Best community”理事長、人本經營理論的“以人為本經營學會”的會長等公職。他認為,從事中小企業研究,必須從“現場”出發,因此每周會花一兩天的時間,實地采訪各企業。至今已走訪了中國和日本的8000家企業。已在中國出版《日本了不起的公司》、《日本了不起的公司2》、《世界第一的小公司》、《逆境不敗》等。他的新書《創立“好公司”的著名企業家詞錄》也于近日出版!
原文翻譯:
人本經營不是善意也不是道德,而是企業經營應該有姿態。
——文/坂本光司
以人為本經營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吸管制造龍頭企業。
2010年中國GDP世界排名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特別是中國在2006年以后的急劇增長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言,數十年后中國將會代替美國成為第一。
這種經濟成長的原動力不光源自中國面向未來的成長欲望,更來源于積極地進行投資。另一方面,貧富差距隨著經濟化的進程逐漸擴大。在中國,有很多企業因為嚴苛的成果主義造成員工間薪資水平差距變大,員工與員工之間更多的是競爭對手,而不是同僚、伙伴。
在這個背景下,能夠推行和實踐比起銷量、利潤更注重“人”的經營理念,其結果保持企業持續成長的,正是中國吸管制造龍頭企業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
吸管被認為是最難被差別化的商品,但“雙童”的吸管非常有特點:
液體不會回流的省力吸管;飲料會通過吸管造型在你的臉上流動的眼鏡吸管;從玉米淀粉中提取而成,在可堆肥條件下45天就可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生物質可降解吸管等,“雙童”通過超高的商品開發能力使商品實現了高附加值化。
另外,“雙童”的員工和員工家屬很多都共同生活在擁有三星級標準的“雙童”員工宿舍中。這正是“雙童”實踐了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經營的體現。
“雙童”實踐如此優秀經營的背后,正是在于“雙童”經營者樓仲平的生平和與一位日本人的相遇。
01
出生于貧困家庭反復創業
創業者樓仲平出生于一個貧困家庭。從1979年到1993年的15年時間里,為了謀生樓仲平做了20多種事業但都相繼失敗了。但是多虧了這些經歷,讓樓仲平能夠完全理解一般民眾和弱者的生活艱辛。同時,在反復創業的日子里意識到一生只專注做一件事的重要性。
從1994年開始,樓仲平專注于吸管事業,克服重重困難成長為中國最大的吸管制造企業。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收購10個同行業公司,使生產規模急劇擴大。隨后,從國外大公司的外包訂單中擺脫出來,從國際市場轉向以國內市場為中心。在內部管理改革上,因節能減排系統的投入使用,被授予浙江省《節能減排先進模范企業獎》。同時,這種“雙童現象”受到社會和政府的廣泛關注。
樓仲平與一位日本人的相遇,以及從海外客戶對不良產品投訴中所吸取的教訓,正是成為“雙童”貫徹企業成長和以人為本經營理念的契機。
在“雙童”公司成立后5年的1998年,“雙童”迎來了一位日本客人,他就是當時在中國做一次性餐具貿易的桑原道昭先生。當時,桑原先生將在“雙童”購買的吸管供給美國市場。
但是,到了2002年的時候,因為美國市場競爭激烈,不得已從美國市場撤退,轉向日本市場。
借此機會,樓仲平得以與桑原先生一起拜訪日本企業,接觸到日本企業特有的工齡工資體系,團隊齊心合力推進工作進展的方法,公司給予員工及員工家人的福利制度,對員工培訓教育的投資等等,為員工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的經營理念。學習到員工不是企業賺錢的手段,員工不是人材(材料)而是人財(財產)的思考方式。理解了員工長期遵守行為規范,擁有共同價值觀,相互提高能力,通過長期培養讓員工能夠成長為與公司齊心合力的合作伙伴。
02
出口日本的吸管深刻的品質事故
一次,出口到日本的吸管發生了嚴重的質量事故,致使損失合計200萬元。其中向某個大型連鎖商店提供的5個貨柜吸管全部做廢棄處分,損失了約96,000美金。另外,在2005年年初接到北海道來的投訴,最終將銷往日本全國320家餐廳的吸管全部回收并做廢棄處理。
在調查事故原因時,發現導致事故發生的基本都是由短期工、年輕員工引起的。而另一方面,與家人一起在工廠工作的“家庭員工”,工作年數長的老員工很少會出現質量問題。以這一連串的事故為契機,樓仲平開始注力于貫徹人本經營。
樓仲平從對“人”的管理到對“人心”的管理,不是“人的物理需求”而是將“人的心理需求”的滿足作為企業經營的重心。具體來說,從2005年9月開始,充實對員工家屬的福利待遇,導入員工宿舍,員工食堂,小孩教育等各方面制度。在員工雇用方面,優先考慮錄用現有員工的妻子或丈夫,讓其家屬可以在公司就職。安排員工小孩可以在公司附近幼兒園或學校就讀,同時也積極接納來照顧小孩的員工的父母。
從1980年以來,農民工夫妻一起外出務工掙錢的現象開始出現,這種現象在“雙童”所在地的浙江義烏非常普遍。家庭式打工和一般的單人打工不同,在同一個城市中工作場所和家庭同時存在。因此,如果員工家庭關系不穩定,那么其離職的幾率會高很多。
03
企業有雇傭責任
訪問“雙童”時,樓先生下面的話使我更加確信在企業經營中以人為本的重要性。樓先生說,人本經營不是善意也不是道德,而是企業經營應該有的姿態。企業重視員工,和員工重視企業是緊密相連的,而且企業應該對雇用的員工負起責任。為什么呢,因為企業經營的主導權正是在于企業的經營者。
生于貧困家庭,在中國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樓先生所探索出來的結論,讓我們對企業經營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有了重新的認識。
(本文翻譯:浩楠、伍靈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