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妞導讀
創新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雙童”創新的商業模式也一直深受社會的關注。這不,近日,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鄭剛教授攜博士團隊專程從杭州來“雙童”參觀調研,并和“雙童”樓仲平深度探究企業低成本創新的話題!
既然是以“雙童”創新管理進行深入研究,大家在參觀結束后就來到了行政辦公區和“雙童”樓仲平圍繞低成本創新的話題進行深入的探究。
樓仲平首先表達了他對創新的看法:“創新就是改變資源的產出效率。按照現代經濟理論的理解,創新就是通過改變產品和服務為顧客不斷提供價值和滿意度!”大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于創新的投入是有限的,也不可能像華為那樣把產值的百分之十作為創新經費投入并寫入基本法當中。因此,樓仲平認為中小企業的轉型創新是從一點一滴開始,“雙童”是做吸管的,而吸管產品的特質就是低、小、散、弱,我們也通過十幾年的努力,通過低成本創新,持續積累改變,才堅持到現在。
下面,吸管妞也將分享“雙童”是如何將這個世界上最難做的低、小、散、弱吸管產品通過低成本創新的模式做成高、大、上的時尚產業!
案例一:非研發創新之“小客戶原則”
“雙童”在發展初期是前店后廠,百分百發展內貿。從1997年開始,“雙童”涉足外貿,發展到2002年,外貿比重一度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外貿大客戶的可怕之處有兩點,一是擠壓別的客戶單子,二是它會統一招標,價低者得。所以,外貿單雖然量大,但是嚴重擠壓利潤空間,一年做到頭也賺不到什么錢。更可怕的是,對于一個幾百人的生產企業來說,接了這樣的大單子,就意味著喪失了主動權,跟那些只依靠外貿出口、貼牌生產的企業就沒什么區別了。
2003年之后,基于當時企業界盲目的國際化浪潮,樓仲平開始反思原有的商業模式,并大膽地提出了“小客戶原則”。“雙童”開始有意識地放棄大客戶的訂單,轉而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尋找酒店、夜總會、KTV、咖啡廳等高端消費的小訂單。另一方面,在海外與國內市場做出取舍與抉擇這個問題上,“雙童”樓仲平最終決定壓縮外貿退出美國市場,明確要求銷售部門逐漸將主力市場轉移到國內和日本市場,實施“兩條腿走路”戰略,逐漸放棄大客戶,向品牌化、個性化、精細化轉變,這樣一來,避免了完全靠出口而帶來的市場波動風險。
現在,“雙童”的小客戶達到了12000多家,這些寶貴的客戶客觀上與企業一直發生著貿易關系。正是因為訂單額不大,對產品有個性化要求,反而造就了很高的品牌黏性,通過訂單的積累,長期為企業創造著價值。通過實施“小客戶原則”和“兩條腿走路”戰略,“雙童”在客戶數量提高的同時風險大大下降,從而抓住了企業的主動權,帶動品牌的提升!
所以,創新工作本質上是著力于思維創新,并一點點去改變。類似于這樣的創新,“雙童”還有很多,比如說我們針對國內市場對花式品種進行開發,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不斷改換包裝方式,不斷拓展和轉變銷售渠道等方式都屬于非研發創新方式。非研發創新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資源投入,任何一家企業都可以去做,只有點點滴滴的改變才能推動企業創新工作從0到1,改變企業的產出效率,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案例二:組織內部的“低成本創新”
2005年以后,“雙童”通過非研發創新取得了一些成效,企業業績和盈利逐漸增長。樓仲平對創新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意識到唯有創新才能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2005年,“雙童”發布了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其中就提到了“創新提升”的關鍵詞,明確把企業科技創新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工作。
但是,由于當時條件所限,“雙童”沒有專業團隊,也沒有專業實驗室,樓仲平把自己封閉起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續三個月未曾踏出公司一步,通過深刻的自我認知和思考,他從零開始,自己思考撰寫“吸管除了喝飲料還能干什么”,從而想出了風車吸管、哈哈吸管、可降解吸管、吸管自動盒等幾十個產品,并申請了發明專利和實用新穎專利。
2009年10月,“雙童”第一批37項專利順利通過,主要研發人員之一的樓仲平也終于松了一口氣。有了這些專利之后,“雙童”的研發工作開始實施商業化開發,通過對專利進行轉化并進行設計開模,最終形成產品推向市場形成銷量。比如2006年,“雙童”開發的藝術吸管,原先是手工操作,通過四年的努力開發出了全自動生產流水線,并在2009年5月實現量產,投入生產。截止到目前,“雙童”的藝術吸管占有了國內市場的半邊江山,實現了“雙童”近1/4的產值。除此之外,“雙童”還研發了愛心吸管、眼鏡吸管等創新吸管,也意味著“雙童”走出了創新工作的第一步。
“雙童”在非研發創新中得到甜頭之后,也進一步重視創新工作,決定投入更大的資源來組建研發部門。所以,從2009年開始,“雙童”組建了以樓仲平為組長、企業中高層核心管理層兼任組員的研發小組,引進兩個工業設計人員進行創新產品的圖紙設計和工序推進工作,從而逐漸形成了規范化的企業低成本研發創新。
由此可見,只有在企業創始人領頭,企業管理層一致重視推進的情況下,企業創新工作才能真正開展起來。而在沒有專業團隊和外部資源引進的前提下,企業老板更加需要持之以恒地推動,讓企業的創新工作從0向1轉變!
案例三:引進高級人才,推動企業研發創新
在企業創新工作取得重大成效之后,“雙童”沒有滿足于現有的成績,反而更加明確重視以創新作為推動企業轉型的變革方向。所以。從2011年開始,“雙童”成立了時任董事長助理的李二橋為組長的研發小組,逐漸引進了一批工業設計員和七八個高級工程師,建立了吸管行業的研發中心和吸管產品的實驗室,購置專業的研發設備,加大力度推動產品創新、技術改造和設備研發,引導全員參與到創新工作中來,通過產品創意、信息篩選、概念成型、產品研發、設計制造、商業推廣等環節,形成了“雙童”規范的創新研發工作流程。
通過產品研發、設備研發和技術改造等創新工作,“雙童”逐漸促進和推動了整個吸管行業的發展,提升了全球吸管行業整體發展水平。目前,“雙童”擁有150多項專利,掌握了全球吸管行業2/3多的專利,還主導制定了行業的標準、國家標準以及ISO國際標準,全球吸管行業標準的起草數據和條文規則均來源于“雙童”的貢獻,緊緊把握住行業的脈搏!
從本質上來講,企業低成本創新是以團隊創新為前提,通過不斷的改變形成眾多的微創新,再通過持續積累推動企業持續轉變的一個過程,實現了產品功能、用戶體驗等方面的重大轉變。“雙童”在從0到1的發展過程中,打破了傳統的思維模式,通過認知積累不斷轉變,推動了企業的低成本創新,加大企業低成本創新投入,開創了中小企業低成本創新的發展模式。